在日前召开的专题会议上,市领导的铿锵话语,传达出毕节市实施“5个100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自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发展平台,实施“5个100工程”以来,毕节市迅速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落实目标、细化责任,把实施“5个100工程”作为加快推进毕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进行落实。
毕节市的12个产业园区、15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2个示范小城镇、14个城市综合体、9个旅游景区纳入了“5个100工程”。
这62个工程,是62朵盛开的鲜花,在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的春风里,让试验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热情尽情绽放。
“要提升园区建设速度和质量,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发挥山地特色和比较优势,推动山地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努力打造风格特色化、功能多元化、交通便利化、产业集聚化、建筑绿色化、功能齐全的城市综合体;要加大旅游景区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和带动力。”
市农委决定,突出园区重点产业培育,优化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品牌,丰富产业内容,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园区产业规模。积极引导农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重视园区农产品市场开拓,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推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有序展开。
这62个工程,是62面发展的战鼓,让试验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鼓点更加催人奋进。
织金县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把“5个100”工程的实施作为全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平台和到2017年实现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决定在建成绮陌产业园的基础上,启动猫场—马场产业园区,培育东海伟业牛仔系列服装厂为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推进三甲城市综合体建设;建设官寨乡示范小城镇;全力加快桂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加快织金洞中心景区及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全国、全省重点旅游景区。
这62个工程,是62个“中国梦”的缩影,让试验区830万各族群众在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毕节的征程中,更加昂扬奋发。
市委、市政府决定将“5个100工程”作为推进工业、城镇、农业、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措施,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要求各县(区)及时制定推进实施方案,抓紧编制完善一批高标准有特色的规划,启动实施一批切实可行的项目,切实落实一系列要素保障,组织开展一批招商引资活动,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加强调度、督查、考核,确保“5个100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