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昨日,贵阳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关于贵阳市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并提出6项建议。
据了解,根据《报告》,从贵阳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看,贵阳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95.7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5.1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371立方米/人·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省的一半,低于世界人均警戒线。
贵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省一半,低于世界人均警戒线
“贵阳属于中度缺水城市,以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为主,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贵阳市水利局局长左章超介绍,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已刻不容缓。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贵阳市计划开工新建骨干水库50座。其中: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40座。中小型水库中列入省三位一体、西南五省重点建设规划和国家抗旱规划的33座。
据悉,目前,贵阳已开工建设10座中小型水库:中型水库中,乌当区鱼洞峡水库已经完成工程量的70%以上;开阳县那卡河水库和花溪红岩水库建设施工道路完成;小型水库中,开阳县白安河水库、花溪区栗木水库、乌当区金家箐水库等7座水库正在进行施工道路建设。另外,花溪区水场堡水库等6座中型水库已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环节,还有16座小型水库也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对此,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视察组提出建议;首先,加强对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其次,多渠道筹措前期工作经费。第三,加大水源工程建设的投融资力度。第四,争取中央和省以及市本级加大对各类水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第五,建立科学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第六,积极探索移民安置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