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今后五年,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还将对加勉乡组织实施总投资规模达9.27亿元的139个脱贫攻坚项目,2019年底实现加勉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全面脱贫,到2020年全乡实现小康建设目标任务。同时,实现加勉乡公路总里程突破300公里;助推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及安全问题,提升有效灌溉面积;实现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数字电视等文体设施全覆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贵州省去年年底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修到了全省所有贫困县。农村公路也在17.6万平方公里的黔中大地上不断延伸。大交通助推大脱贫的景象在乌蒙山、武陵山、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随处可见。全省各行各业因路而谋、因路而兴、因路而动。行走在贵州大地上,处处感受到大交通释放的大活力、大效应。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王秉清说,“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建设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呈现出“十个大”的显著特点。
大交通凸显大区位。交通运输条件的显著改善,有效将成渝、长株潭、黔中经济区等连在一起,贵州作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地理区位优势不断凸显,极大地助推了贵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交通引领大产业。目前,高速公路已实现了同全省规划的5个1000亿元产业园区、10个200亿元产业园区、20个100亿元产业园区,以及70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有效连接,产业发展将借势大交通“起飞”。
大交通助力大开放。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为许多大企业、投资商到贵州投资兴业增添了信心,贵州省已引入微软、西门子、阿里巴巴、富士康、修正等一大批500强企业入驻,将有力推动“5个100工程”综合平台、“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和8大重大活动平台建设,将贵州省内陆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的发展水平。
大交通促进大旅游。交通是旅游的命脉,随着立体化、全域化交通体系形成,特别是高铁开通,县县通高速公路实现,贵州真正进入“高速时代”。全省所有的5A级和主要的3A、4A级以上景区,可实现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系统。
大交通助推大扶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特别是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的实现,使全省所有贫困县全部通高速公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速公路里程达3700公里,占全省72%,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路网结构,很多地方从经济的最边沿转为发展的最前沿。
大交通推动大物流。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货物运输效率显著提升,贵州省物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为加快“黔货出山”和“网货下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物流企业6000余家,其中营业额1000万元规模以上的300余家;有货运经营业户16.52万户,营运货车25.12万辆,总吨位110.18万吨。
大交通支撑大数据。大交通网络也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应用产品研发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十二五”期,依托“云上贵州”平台建设,“智能交通云”以优势聚资源,以应用带发展,率先形成了全国领先的交通运输行业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应用示范基地。
大交通激活大城镇。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的实现,高铁经济带的形成。大交通将有效促进了城市间的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城市生活品质提升,从而深刻影响全省各县域间产业、城镇和各民族间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融合。
大交通带动大投资。“十二五”期,全省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4431亿元,投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仅高速公路投资就直接拉动GDP增长1.4万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22万个,消耗钢材856万吨、水泥5078万吨,为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交通改善大民生。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为老百姓出行、要素流动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在打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主动脉”的同时,努力打通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用通畅的“毛细血管”将“主动脉”的快捷性传递到城市和乡村,县城公交、村级客运、便民码头、渡口、“溜索改桥”等项目顺利推进,让老百姓共享交通发展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