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普定县坚持“稳中求进”、“快中保好”的总基调、总要求,把项目建设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撑和加速发展的重要载体,突出“四个围绕”,扎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一季度,该县50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同比增长213.5%,实现了年度项目建设的良好开局。
领导围绕项目抓。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县重大项目协调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征地拆迁、资金统筹、项目管理、维稳协调等工作;将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四大班子头上,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等;各项目责任领导践行“一线工作法”,定期不定期深入项目现场带头抓协调、抓服务、抓保障,及时解决项目建设难题。例如,3月11日上午,县委书记彭贤伦同志率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到“金荷”公路沿线花卉产业带现场办公,对产业带的土地整治、灌溉供水、水利景观整治、电力供应、机耕道建设、村庄整治、花卉种植等工作作了细致安排,加快了产业带工程的建设进度。据统计,第一季度县四大班子领导共深入项目点现场办公34次,解决了如重华茶业育苗基地茶城建设征地、唐人神生猪养殖场土地协调和迁坟、佳晟钢结构厂山体迁坟等各类问题79个。
部门围绕项目转。县直各部门尤其是重点项目责任部门、项目所在地乡镇党委政府,重点围绕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在全县上下凝聚了一股谋项目、抓项目、促发展的强大合力。如,县行政服务中心对项目从立项、开工到投产过程中所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及供电、供水、供气、排水、通讯、网络等公共服务事项,实行“一站式”办理、“保姆式”服务,为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建设、建成投产等赢得了更多时间;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委会按照一区多园、产业聚集的要求,加快园区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县自来水公司克服持续干旱天气的影响,制定和完善干旱天气项目(企业)供水应急预案,最大限度满足项目用水需求,一季度以来,该公司筹措资金2万余元改造了后寨取水泵房,开展项目供水主管网堵漏、抢修工作58次;县督查督办局将50个重点项目纳入倒排工期重点督查范围,定期不定期深入项目点督查调度,一季度以来,共开展现场督查、督办24次,查找梳理存在问题9个,发布督查通报11期;此外,县发改局、国土局、住建局、财政局、供电局等部门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协调,着力破解难题,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资金围绕项目投。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有效解决项目“融资难”的瓶颈问题。一是紧抓国发2号、黔党发15号文件实施机遇,健全向上“争、跑、要”激励机制,对符合国家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支持;二是创新信贷管理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授权授信范围、扩大放贷审批权限,鼓励运用应收账款、订单、保单质押、票据贴现等融资产品,加强对重点项目融资支持;三是建立社会融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稳步推进民间融资、社会融资等工作。一季度,全县共完成项目融资2.65亿元(其中:金融机构融资2.05亿,县国资公司融资0.6亿元),占任务数的26.5%;财政支出累计完成3.7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亿元,基金支出完成0.7亿元),同比增长12.83%,增支4206万元。
干部围绕项目干。一是创新干部及人才管理机制,坚持“选好发展型干部,配强发展型班子”的用人原则,围绕项目优化干部队伍、引进专业人才。对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表现突出、作风扎实、群众评价高的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出台《普定县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对工业化、城镇化方面紧缺的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开通绿色通道,吸引省内外优秀拔尖人才到该县服务。一季度以来,该县围绕项目建设提拔任用干部23人,到高校现场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人才61人,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4人。二是各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干”字当头、“敢”字为先、“拼”字求胜的思想,充分发扬“5+2”、“白加黑”的精神,在促进项目落地、服务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项目的同志,每天不间断地到工地巡查,督促施工方抢晴天、战雨天,加快施工进度,有力推动了园区各类项目的顺利实施。